今天分享的是:中建协认证中心:中国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(2024)
报告共计:248页
《中国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(2024)》核心内容总结
《中国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(2024)》围绕建筑业“双碳”目标,从背景、现状、实践、路径等多维度展开分析,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全面指引。
在发展背景方面,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,极端天气增多,各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我国也构建起“1+N”双碳政策体系,从国家到地方均出台政策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,如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。
建筑行业碳排放现状严峻,2022年我国建筑与建筑业建造(含基础设施)碳排放总量达51.3亿tCO₂,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48.3%,且呈增长趋势。从阶段看,建材生产运输、建筑运行阶段是主要排放源,分别占建筑与房屋建造碳排放的42.89%、55.66%;从建筑类型看,公共建筑、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占比较为固定。
国内外绿色建筑与企业低碳实践各具特色。国外如英国BREEAM标准、德国《建筑能源法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,法国万喜集团、瑞士豪瑞公司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循环经济等路径减排;国内绿色建筑政策不断完善,上海中心大厦、南京绿色灯塔等案例涌现,中国建筑集团、中海企业发展集团等企业也制定行动方案,在技术应用、管理优化等方面积极实践。
展开剩余78%报告还提出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,涵盖建筑全生命周期脱碳,包括建材生产运输、施工、运行、拆除回收阶段的具体措施,同时强调数字化技术(如BIM、物联网)、城市更新、CCUS技术的重要作用,并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、绿色金融、建筑碳足迹评价等市场化减碳机制。
最后,报告从政策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层面给出建议,强调国际合作与技术共享的重要性,为建筑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方向与实践参考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深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